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世界速看料】平顶山市叶县:投资向田间 焕发新生机
2022-10-13 15:41:55 来源: 中国搜索
关注河南热线

9月29日,在叶县任店镇古寺东村刚刚收获的一块玉米地里,首次出现了一个个巨型的“石磙”——大型秸秆机捡制打捆的玉米秸秆团,将被用作饲料或直接送到秸秆发电厂发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叉车将一个个上百公斤重的“石磙”托上车运走后,农田里干净了许多。“这样,既有效消除了秸秆焚烧的隐患,也有助于村民增收,接下来群众就该播种小麦了。”任店镇党委书记王小红说。

迎难而来 “立身”抢机遇

“其实,这只是叶县‘三秋’市场中的一个新现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兰世庆说。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村集体经济的兴起,农业种植日益从家庭联产承包走向规模化。随着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持续深入,广大农村日渐成为投资者的热土,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瞄准农村市场寻找商机。

难题的出现也是资源“立身”的好机遇。多年来,秸秆焚烧一直是农村干部头痛的难题,每年因禁烧不力造成火灾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出路在哪里呢?

从事面粉加工的平顶山金久余面业公司给出了答案。

今年,该公司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了4台秸秆打捆机及系列配套设施,在叶县试水捡拾秸秆。公司总经理马峻岭介绍说,自己从事面业多年且已拥有一方市场,今年他开始跨领域做秸秆干贮业务。“近年来虽然兴起了青贮、秸秆还田,但是收获玉米仍是不少群众的优先选择,这样就会产生玉米秸秆,也就有了赢利的空间。”他说。

田地里的“石磙”为禁烧工作这一“方程”多了一个解:既高效率地处理了地里的秸秆,又让群众从中得到了收益,一举多赢。马峻岭介绍说,今年他拾捡的6000多吨秸秆,既可以作饲料,又可以直接卖给发电厂。

近段时间以来,距离古寺东村3公里远的任店镇月庄村,一座新建成的车间里机声隆隆,一瓶瓶韭花酱不断包装好下线。“现在订单不敢接了,得加快马力赶制产品。”该村村民郭国义高兴地说,今年他投资数百万元,上马了韭花酱生产线。

为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早在5年多前,任店镇借助于引进的从事韭菜育种的久星科技公司,以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发展韭菜产业,既卖鲜韭菜又卖韭菜种子。目前,该镇韭菜面积达400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且辐射到了周边乡(镇、街道)。

韭菜产业规模的扩大,给销售等带来了考验,也提供了商机。郭国义此前已介入到韭菜培育、收购、销售的环节,在了解到韭花酱的市场前景更好、附加值更高后,今年他投资的生产线在韭花正香的时节开张。韭花过后,该生产线还可以加工鲜韭菜,将韭菜真空包装后,既延长了保鲜期,又能扩大销售半径。

兰世庆介绍说,从破解难题中“立身”,目前,多路资本已经伴生到了该县越来越多的强势发展产业里。廉村镇辣椒产业已经扩大到了两万多亩,在农民种植积极性日益高涨的同时,多位投资者已经觅到商机——在辣椒田间建起了烘干房,既解决了雨天辣椒不能晾晒的难题,又提高了辣椒的品相进而提高价格,从增收的椒农那里获利。位于廉村镇沙渡口村的辣椒深加工项目,投资上千万元,如今也正敞开口“吞”下尽可能多的辣椒,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市场竞争 农户变“渔翁”

近段时间,洪庄杨镇洛岗北村村民特别开心,因为他们种植的花生不仅产量高、价格好,还有人免费帮着收获,成本又省了50元。

洪庄杨镇濒临沙河、湛河等多条河流,有种植花生的传统,今年花生种植面积达2.75万亩。为村民提供免费收获服务的是叶县鑫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军亭。

张军亭介绍说,起初,花生种植户将刨下来的花生拉来,他免费摘果,换回花生秧,再用购置揉丝机做成饲料销售,一年“躺”赚几万元。近年来,种植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养殖结构的调整,养殖规模的扩大则直接带动了饲料的价格。以往被农民当作草的花生秧,因为利润的出现,竞争者涌现,他也感受到了压力。自去年开始,他又购置了大型收花生机、货车、叉车等,投资累计近百万元。今年,他不得不到农户田地里免费刨花生、摘果,以换得花生种植户的花生秧。

当然,张军亭也有开心的事儿——今年的花生果每斤最高卖到了3.5元,较往年平均每斤增长3到5毛钱。

粮食的可观利润空间也引来了众多投资者角逐。原来来洪庄杨收花生的,多是来自南阳的中间商,由于村民别无选择,他们可以压级压价,每斤较南阳当地少两三毛钱。今年,在该镇蒋庄村,当地投资150多万元投建了一座花生深加工厂,专门制作花生米、分选花生米,向当地敞开收购。附近的邓李乡也出现了同样的花生深加工厂。

“现在,南阳的收购商不得不提高收购价与我们竞争,而花生种植户则从中获利。”蒋湾村党支部书记李伟峰感慨地说。

田间作物 五谷色彩浓

10月9日,趁着雨后天气晴朗,多台机械在仙台镇附近的几个村子收获高粱。与一般高粱不一样的是,这里的高粱只有半人高。

“我们是专门为酒厂定做的。”赵宏叶边察看收获的高粱边说。

赵宏叶是叶县的种植大户,流转土地近万亩。今年,一家投资方早早找上他,并给他算了一笔细账:高粱耐旱,产量虽然低于玉米,但价格高、投工少,有足够多的酒厂厂家订单。原本靠着从事农资经营和粮食收购起家的赵宏叶,果断地与对方合作种植了500多亩的矮秆高粱。

因种植时间较晚,生长过程中天气高温又少雨,本季高粱充分发挥出了自身耐旱的优点,在中秋前后,沉甸甸的穗子就压弯了腰。“亩产可达800斤左右,每斤价格超过3块钱,大丰收了。”赵宏叶说。

今年9月,龙泉乡大湾张村外的菜地本该是碧绿色,却铺成了黄澄澄的金黄色。在大湾张村从事蔬菜种植的平顶山市绿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原先的菜地改种了谷子。

近年来,市场上的优等小米卖到了10元一斤。凭着优越的喷灌条件,该公司种植的谷子亩产量达到了800斤,一早就引来了众多的收购商。中秋节前,该公司卖出了一半的谷子,将剩余的谷子碾米注册商标自售,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大豆、红心红薯……在玉米、花生为主的叶县秋季田野里,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新景象。

9月的最后一天,投资上亿元的富硒产业园在马庄回族乡建成投用。“未来,叶县的田地里将会生产出系列富硒农产品。”河南创大粮食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胜利说。

赵胜利是该产业园主要经营者之一,未来,该产业园将引导当地群众在田间里种植更多的富硒作物,为他生产富硒农产品提供“口粮”。“每斤富硒麦高出市场价3毛钱,我要用来生产市场看好的富硒挂面等,与种植户共同增收。”他说。 (记者 杨沛洁)

责任编辑:hN_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