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全球观察:康复救助“应救尽救” 点亮残疾儿童未来
2022-12-26 11:07:57 来源: 平顶山晚报
关注河南热线

2022年,我市持续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要对不少于1261名0—14岁具有我市户籍或居住证且符合康复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相关资料图)

截至12月20日,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643人,已完成目标任务的130.29%,基本实现了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实现零拒绝、全覆盖。

矫正器加训练 她能和小朋友玩耍了

“孩子,来,走几步让阿姨看看。”12月12日下午,家住叶县的小雅跟着爸爸来到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准备定制新的矫形机能鞋。在辅具中心矫形师兰春花的鼓励下,小雅走了几个来回,步态基本正常。

按要求脱了鞋,小雅把脚踩在铺好的报纸上。经观察,双足还有轻微外翻症状。兰春花用卡尺测量后,一双定制矫形机能鞋的评估参数就得出来了。小雅十分配合,不到6岁的她已是第5次接受辅具定制服务了。“矫形器具穿了5年,再加上康复理疗,效果可不错。”小雅的爸爸深感欣慰。

小雅出生时脑损伤,肌张力低,双足外翻。3个月大时,父母带着她去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在康复费得到政策补贴的同时,她又在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免费定做了双膝踝足行走矫形器,辅助站立和行走,并每年更换。两年后,恢复情况较好,她开始穿更方便的矫形机能鞋。如今虽然腿部力量欠缺,长时间行走会累,但她恢复得越来越好,最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来自鲁山的6岁儿童浩浩已连续4年接受服务。由于出生时脑神经损伤,他1岁多开始做康复训练,现在走路步态正常,但还需要穿腿部夜用矫形器。在矫形器适配室里,他像在家里一样自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适应得很好。”浩浩的爸爸孙先生笑着说。

今年两岁的小雪还是第一次来,有点紧张。她走路呈八字形,父母一直以为是她习惯不好,没在意。前不久,妈妈周女士带着小雪去上班,来办事的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主任朱代娟发现孩子足部内旋。周女士大吃一惊,才知道这是一种病。得知按政策可以每年免费为孩子定制一次矫形器,全家人带着孩子来到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兰春花为孩子仔细检查后,建议定制矫形机能鞋。“预计穿机能鞋3个月后就会出效果。孩子年龄还小,骨骼正在发育,越早干预矫正,恢复效果越好。”

在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矫形器适配室一角,十几双定制矫形鞋已做好,整齐地码放着,等待小主人领取。“根据《平顶山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儿童每年可享受一次矫形辅具适配,补助标准为每人1200元。”朱代娟说。

随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持续实施,该中心救助儿童由前些年的每年四五百例下降到近两年的三四百例,年龄也越来越小。“这说明残疾发生率在降低,家长的意识也在提高,发现问题及早干预。孩子越早干预,恢复得越快,效果越好。”朱代娟说。

戴上助听器 世界很精彩

8岁的小叶在湛河区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性格开朗、自信,喜欢画画,喜欢徜徉在大自然中,聆听鸟鸣、风声。健全孩子唾手可得的一切,她经过长期康复训练之后终于能够拥有。

小叶3个多月时,被确诊为神经性耳聋,佩戴助听器后在平顶山市阳光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孩子康复训练有政府补贴,俺几乎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妈妈王女士带着小叶风雨无阻,语训课一节不落。4岁多时,小叶进入普通幼儿园,适应得很好,康复中心也根据孩子的康复程度调整了课程。进入小学,小叶每周还要上一次语训课加强巩固。“现在孩子性格开朗,和同学相处融洽,学习成绩中上等,我们都特别高兴。”王女士笑着说,“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孩子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我相信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目前,中心正进行康复训练的聋儿共有30人。每名有听力障碍的孩子每月补贴康复费用1600元,每年康复救助10个月。对于患儿家长来说,这是非常大的帮助,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平顶山市阳光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负责人王怀献说,听障儿童干预、治疗得越早,恢复得越好,越容易融入社会。多年来,该中心累计康复听障孩子500余名,有多人考上中国药科大学、商丘学院、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院校。

随时审批 搭建桥梁

据市残联康复部部长薛政国介绍,根据《平顶山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在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等方面,均可获得相应补助。服务实现零拒绝、全覆盖。凡具有平顶山户籍或居住证,有康复需求和康复意愿,并经诊断或评估认定有康复训练适应指征和有康复价值的0—14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均可获得康复救助,肢体残疾矫治手术年龄放宽到16岁。

为了让残疾儿童康复之路更顺畅,市残联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相关文件,畅通残疾儿童异地康复救助服务渠道,精简经费结算流程和结算方式,极大方便了残疾儿童家庭申请异地康复和救助,为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提供了政策保障。围绕“应救尽救”的目标,为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今年,要求有资金结余的县(市、区)将补贴标准提高至20000元;明确接受门诊康复的残疾儿童参照执行,进一步为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便利,让政策惠及更多残疾儿童家庭。

“目前全市范围内12个县(市、区)残联均可受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可供残疾儿童监护人自愿选择的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达到39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体系、工作体系、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并运行。救助从项目转变为制度保障,从特惠性上升为一项普惠性政策。”薛政国表示,为避免残疾儿童错过最佳康复期,实现“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根据康复需求随时审核审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可到县级残联申请救助。多重残疾儿童可由其监护人自主选择康复类别。同时符合其他部门救助项目的残疾儿童,可择高享受救助。”

(文中所涉及儿童均为化名)

截至12月20日

●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1643人

已完成目标任务的 130.29%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实现零拒绝、全覆盖

2022年

我市持续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

目前

●全市范围内 12个县(市、区)残联均可受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

●可供残疾儿童监护人自愿选择的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达到 39家

责任编辑:hN_2626